由文章、马伊琍主演的悬疑谍战烧脑剧《剃刀边缘》在上周迎来了收官。该剧凭借其引人入胜的剧情、紧凑的节奏、不断抛出的悬念、幽默式谍战等元素令观众大呼过瘾,在播出期间收视率屡创新高。除了剧中“卷毛夫妇”“泡面头”等热搜词外,编剧余飞也成为剧集播出后讨论的话题人物。让观众随着剧情一起头脑风暴的编剧余飞,现任上海悠闲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唐德影视子公司)总经理、中国电视剧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编剧余飞耗时两年打磨剧本 《剃刀边缘》剧情获赞
《剃刀边缘》改编自许伟才小说《谍战1933》。编剧余飞与作者徐伟才配合创作后,两人对小说的情节走向和故事设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剧本改编前后花了两年时间。
编剧余飞参与过《重案六组》的剧本创作,也写过红色谍战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对于推理悬疑类题材有独到的心得。但为了区别于以往的同类创作,他还是经历了“逼死编剧”的创作过程: “我们把常见的‘绝处逢生’几乎都改成了‘绝处逢死’,观众看的时候都会觉得他肯定死定了,触底绝境的这种设计很难,但我是想尽力达到这样一种高度”。
在近日由艺委会举办的《剃刀边缘》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董年初透过《剃刀边缘》的优秀表现,对编剧余飞的创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赞赏。“我们不缺快餐式的剧,所以我们一定要坐得下来,沉得住气,我觉得编剧余飞这几年做到了。总结经验的话,首先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创作态度、认真的态度。”也正是编剧余飞对剧本秉承着创新的创作态度与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才能为观众奉献了这部剧情紧凑烧脑、好评十足的电视剧。
踏实创作 好编剧也能赚大钱
作为编剧行业的金牌大咖,余飞的成功并非偶然。业界有一个关于余飞老师痴迷工作的小故事。在某剧本的创作期间,正赶上余飞老师的妻子怀孕。在妻子被推进产房的前一刻,余飞老师还在争分夺秒的跟妻子讨论剧中的人物设定。这位金牌大咖对工作对剧本创作所秉承的理念和坚守的原则,更值得行业关注和深思。
作为职业编剧人,余飞老师也曾对现下的电视剧乱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编剧要有创作理想,想更长远的发展,就不要只为钱去创作。因为编剧如果写好了,待遇也不差。真正好的职业编剧,从地上捡个垃圾,也是能把它编成一个好故事。
挺身而出 呐喊维权
不止是闷头写剧本,余飞老师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与唐德影视达成了战略合作,参与电视剧的创作。近年来也参与了帮助编剧维权的工作,俨然成为编剧行业的守护者。从《宫锁连城》、《芈月传》、《锦绣未央》到近期的热播网剧《热血长安》,余飞都以电视剧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承担了剧本的比对工作。虽然维权工作枯燥量大,没有任何利益回报,有时还会招致骂名,余飞老师也几次放话不再接受此项工作,但每有抄袭事件发生时,余飞老师还是会挺身而出,为编剧和作家呐喊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