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唐德君家收获了一个好消息。编剧娟子凭借电视剧《急诊科医生》荣获2018横店影视节第五届文荣奖“最佳编剧奖”,祝贺娟子老师!(此处献上唐德君噼里啪啦的掌声)
获奖寄语也给了娟子老师很大的肯定与鼓励。一句“编剧难做”直击柔软内心,一句“编剧又好做”则是对娟子老师抵达人的内心,并淡定直面人生的创作理念的高度肯定。
曾经还是一名学生的唐德君就思考过,哪些职业是是自己认为最不可思议的,编剧就是其中一个。因为编剧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缜密的逻辑思维,开阔的故事构架能力,还要在一些现实规则下,让深刻丰富的剧情最大化,这完全就是一项杀死脑细胞运动。
唐德君梦想着如果能文思泉涌,一天写个几万字,不管是言情、悬疑、古装、科幻,创作素材手到擒来。从白天写到黑夜,从不知厌烦疲倦,码字就像操纵打印机,一笔一页,百页成书。那种创作的幸福感不言而喻。
然而,真相是,码字这事儿真的有难度。当你不再是只为了想写而写,也不再是简单的内心感受,生活随笔。而是有目的和内容的去编造新的人物、生活、情节架构,需要集聚超多想象力,收集生活点滴,对原本的事件进行采集探访,用流畅充沛的文字描绘出来,说不定还要场景模拟“自导自演”一番,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编剧就具备上述所有属性。
作为《急诊科医生》的编剧,娟子之前没有任何医疗编剧经验。对医疗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但通过对原创剧本里60—70个真实案例层层筛选,娟子立马切换成编剧思维,将戏剧所需要的冲突点和生活所需的真实性无缝瑕接:“除了技术上受限之外,所选择的案例都是比较有特点的,因为它是戏剧,不是真实的医院。”
而做为一部医疗题材电视剧,所有的专业情节必须建立在真实之上。娟子在拿到剧本后,把自己认识的所有医生拉了一个微信群,让真正在一线的医生逐一筛选病例,把那些已经解决的、没有争议和讨论点的病例剔除之后再补充新的病例进来。每写完一集,就要放在群里,给医生看看,从血压指数、医生在手术台上的交流等剧情细节改起,才真正做到了《急诊科医生》的高度专业性。
娟子希望传递一种精神层面的互融,无论谁看了《急诊科医生》都会彼此理解,普通观众看了会感到很温暖,从而去尊重、体谅医生。医生看了也会知道原来患者把他们当作神,娟子表示,“我们在努力做着,而不是在做故事,因为它不是纯故事剧”。
对于这次获奖,娟子首先感谢了团队所有的工作人员。相信以爱为基石,尊重真实创作的娟子老师,会带着谦虚感恩的心继续下一个创作,就像获奖寄语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编剧娟子找到了那把钥匙。”
在《急诊科医生》之前,娟子创作出了多部知名电视剧。作为一名聚焦家庭、爱情、婚姻题材的“老司机”,担任编剧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浪漫向左,婚姻往右》、《敢爱》等作品成为当红爆款,为娟子树立了情感题材编剧形象。但这次的《急诊科医生》为她带来了更多可能。最擅长写情感戏的娟子用严肃的手法创作了一部医疗气息更浓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