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唐德影视参与投资的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在京举行了专家研讨会。众主创人员分享了电视剧的创作心得,相关专家也就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价值导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该剧在思想引领和艺术审美上取得的成绩给予认可,特别是真实反映老北京历史文化、弘扬真善美主流价值观方面表示肯定。
创新大女主,呈现女性群像
该剧以小酒馆几十年的变迁为线索,以女性创业者徐慧真为叙述视角,讲述了她从1955年至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带领身边人创业致富、走向小康的故事。
女性视角与平民叙事的结合,以及对小人物与大时代关系的探讨,使得《正阳门下小女人》在呈现女性群像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市场上的大女主剧形成明显区隔。
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副主任严澍针对《正阳门下小女人》能获得如此优秀的播出成绩表示:“第一,对现实题材,对小人物进行了深入探讨。她不是虚浮的时代与个体,而是将小人物融入历史的变革中,通过人物在关键的历史节点的选择与创新,赋予小人物以大情怀。第二,角度创新。该剧从女性视角切入,相比市场上的大女主戏,该剧呈现的是女性群像,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第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走出一条深度融合之路。该剧的主打目标是中老年观众,在保证中老年固有电视观众群体上,我们针对年轻观众群体,挖掘剧中的话题点、趣味性,进行了精准传播。”
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副主任严澍
传递真善美,绽放人性光彩
将故事性表达与价值承载完美结合的电视剧,才称得上一部优秀的作品。《正阳门下小女人》传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价值,也成为专家学者所热议的焦点话题。
在《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看来,人物塑造上的“小”与“大”的背后,传递出一种积极价值观与人性美。“从她性格中的自尊自爱自强,能看到一种顶天立地的情怀,同时徐慧真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打拼,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她是大女人。她身上有大女人的气魄,能看到新时代女性在事业上丝毫不输男人的气概和魄力,以及大胸怀大格局的魅力。”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也认为,这部以女性视角叙事的电视剧,彰显出了女性的独立自强,她解读道,徐慧真的自立自强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承担,实现人格的自立与经济上的自立,最后有对家庭的责任担当;另一个就是韧性,在各种不同的命运坎坷面前,她表现出女性独特的韧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这两个女人心里的质朴和外在的要强,形成非常鲜明的反差,但是内在是相辅相成的。她们的智慧、争斗,跟女性的胸怀也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形成了他们善良、智慧、坚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
京味儿浓厚,艺术与生活巧结合
《正阳门下小女人》是导演刘家成、编剧王之理与总制片人郝金明计划联合打造的“正阳门下”三部曲的第二部。
与前一部《正阳门下》一样,这部由“铁三角”操刀的年代剧依旧风格鲜明,而其中最突出的特质就在于京味浓厚、高度贴近老北京生活和风情。
演员蒋雯丽、制片人郝金明、导演刘家成
而这也是这对“黄金搭档”所创作的电视剧一直携带的气质和标签。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将其概括为“京腔京韵京味十足,对老北京的风俗、风情、风物的感知准确”,老北京的地域文化风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特征,在这部剧中依然得到鲜明的表达。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
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电视剧的历史证明各地电视剧高扬地方特色就是它发展最健康、最兴旺的时候。只有不断深入开放地去创作,创作者才能在这类题材上成为一个熟练的老手,不断的超越自我,从而树立旗帜。”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
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盛伯骥则赞扬了《正阳门下小女人》的传播方式。“在传播力度上正好契合了我们国家的收视特色,该剧融入历史思考、生活思辨、艺术情思,受到各个阶层人们的关心。”
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盛伯骥
“开发、制作、参与”,唐德影视助力精品
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在开播前,因入围“30部重点电视剧”、“10部精品电视剧”而获得高度关注。开播后,不仅收视率一路飙升,连续15天独霸收视第一宝座,口碑更获好评,观众纷纷在后台给唐德君发来暖心评语,“真的好看”“演员们的演技走心,看剧是种享受。”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成立13年的唐德影视,仅从过去一年,就为观众带来了多部精品影视剧。是广受赞誉的《花儿与远方》的主力军,是精品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脱身》的联合出品方,是口碑收视俱佳的《正阳门下小女人》的投资参与方。深入开发,精品制作,积极参与是唐德影视的发展之路。通过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业内寻合作等积极探索,唐德影视愿为观众带来顶级的观剧享受!
(文章综合手机网易网、影视观察家)